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景区概况
景区概况
 
 

一份见证 一种铭记 一次探寻 一缕思绪

岛·藏风云 海·韵天下

\

  刘公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

  她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馈赠的宝贵财富。

  这里,可上溯千年前的战国遗风;

  这里,传颂着刘公刘母扶危济困的善行义举;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清朝北洋水师的诞生地;

  这里,是中日甲午海战的主战场;

  这里,被英国强租42年,是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之一;

  这里,是全国第一个海上森林公园、首批国家海洋公园;

  这里,是世界上岸最大抹香鲸的安居地;

  这里,是国宝大熊猫"竹灵、宁宁"的幸福乐园;

  这里,是岛宝"繁星、点点""喜羊羊、乐羊羊"的第二故乡;

  这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这里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

  1985年,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禁区刘公岛,裹挟这大海的激情,向世界张开美丽的怀抱。历经20年风雨洗礼,新世纪的刘公岛已成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文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累计投资近亿元,重点抢修恢复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水师学堂等遗迹、遗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记录档案,树立了保护标志,征集文物和资料数千件,其中济远舰前双主炮堪称镇馆之宝。刘公岛博览园通过深入挖掘刘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战争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向游客展开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成为人们感悟悲壮历史、凭吊甲午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风光

  刘公岛自然风光秀美,远眺松涛翠柏,郁郁葱葱,近观鹿群结队,鸟语花香,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

  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滩绵延,水清沙洁。听涛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临水,饱览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4000亩森林中,乌桕、龙柏、朴树等70多钟林木、50多钟花草郁郁葱葱,200多头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种鸟兽栖息林中,构成一道立体的、流动的风景。20年来,在提高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水平基础上,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环境品牌,提升环境效应,刘公岛以自然质朴、清新幽雅、特色鲜明、独具韵味的生态景观、旅游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诚信

  诚信是风景名胜区的生命。景区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推行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并从抓好诚信教育入手,不断健全监督约束机制,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联合巡查、现场办公制度,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景区顺利通过了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续17个黄金周,景区未发生游客投诉事件,拾金不昧、救助伤病游客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诚信经营为景区负责,一心一意为游客着想,已成为每一个刘公岛人的共识,也成为刘公岛最为闪光的名片。

  和谐

  多年来,围绕打造和谐景区的目标,刘公岛始终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做文章,进一步加大对餐饮业的投入、管理力度,使 吹海风、品海鲜、赏海景变成游客的一种享受。充分利用岛上居民的老宅、北洋海军兵舍、炮台掩体、英租时期建筑以及部队废弃的营房等,增设住宿设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也正在有计划的运作之中。开发具有刘公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大对旅行社的促销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在景区购物、在岛上消费,被纳入景区重点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北洋海军、英租时期遗留的闲置房屋,增上北洋水师体验训练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已成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刘公岛,正不断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魅力

  刘公岛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意气风发的刘公岛人将坚持把"严格保护、有选择恢复、适度开发"作为第一指针,把提高效益作为第一目标,把开拓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打造"文化、环境、管理和服务"四大品牌,全力推进后山景区、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重点工程,精心建设主题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独具特色的海权文化基地、人人向往的旅游度假基地,使刘公岛真正成为千里幸福海岸的龙头,成为国内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成为向世界展示人居威海魅力的靓丽窗口。

\

视频欣赏


景区概览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专门管理保护机构,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前,已修复开放的历史建筑有:

        海军公所,又称水师衙门,建成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位于刘公岛西部南坡傍海高地,坐北朝南,背山面海,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正规化海军的指挥机构。作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代表性文物遗址,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军事衙门之一。因是海军提督丁汝昌的驻节之地,故民间又称此为“丁公府”。 2010年4月底开始组织实施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工程,历时四年于2014年7月25日完工向游客开放。先后对提督署16个厅室按照原有功能进行原貌复原,总计陈列仿制古典家具300件、历史塑像18尊、各类文物200余件,以及瓷器、字画、楹联、枪械等辅助展品1500余件,真实再现了北洋海军鼎盛时期的历史风貌,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甲午历史标本。


        龙王庙,位于北洋海军提督署西100米处,始建于明朝末年,清末筹建海防,刘公岛成为北洋海军基地,驻岛北洋海军和北洋护军筹资重修。为砖木举架结构,四合院布局,由山门(倒厅)、东西厢房和正殿组成,前后两院,共计房屋14间,连同庙前戏楼占地1700平方米,属道教庙观。正殿内正中供奉东海龙王塑像,夜叉、龟相侍立两侧,东西两侧内山墙上分别绘有《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故事壁画。

        丁汝昌寓所,现辟为“丁汝昌纪念馆”。建于1889年,位于刘公岛西端,东距北洋海军提督署约200米,坐北朝南,属砖木举架结构。寓所占地7000平方米,布局与安徽巢县汪郎中村丁汝昌故居相似,分三组,左、中、右三跨院落,西院为内寓,东院为侍从住房,中院为丁汝昌办公、住宿和会客的场所,大门两侧为门房和书房。院内有一株百年紫藤,系丁汝昌亲手栽植,每年5月花团锦簇,清香四溢。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丁汝昌携眷在此居住6年多,又称“小丁公府”。

     威海水师学堂,位于丁汝昌寓所西150米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奉北洋大臣李鸿章之命,在刘公岛西端择购民地,兴建水师学堂,1889年开工,次年建成,建筑房屋63间,占地18000平方米,当年即招收36名驾驶学生授课。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派登各舰参战。次年2月刘公岛失陷,学堂许多建筑毁于战火,学堂停办。该学堂是清末继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之后的第4所海军学堂,因校址在刘公岛上,故又称“刘公岛水师学堂”,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近代水师学堂。
 

  甲午战争陈列馆

    由中科院院士彭一刚教授主持设计,于2008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7622平方米。该馆以《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为基本陈列,分《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日本打开战争魔盒》、《民族屈辱与抗争》、《警钟长鸣》4个部分进行展示,陈展面积4500多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珍贵文物300多件,辅助展品100多件套,以及大量油画、雕塑等艺术展品,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

       历史选择展馆

       历史选择展馆,系修复利用北洋海军机械局和屯煤所等历史文物建筑,展馆室内面积3000平方米,展陈面积22000平方米。该馆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历史视角,用客观的历史,比较的方法,展示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表现,引导游客从对不同政治力量的衡量对比中,从对沉重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的理性思考中,感悟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2017年6月通过山东省委组织部统筹推进胶东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专家验收并正式启用。

  刘公岛博览园

      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分为六大展区、十九个展厅,采用高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展示手法,全方位、立体化地讲述了刘公岛的三大主题文化:刘公文化、甲午战争和英租历史,被称为解读刘公岛的百科全书。具体包括六大景观:

        海圣殿,精选30多吨、上千种天然彩色玉石,由江南著名玉雕艺人精雕细琢而成的彩玉壁画,生动讲述了汉代皇太子刘民历尽艰辛漂泊至刘公岛的传奇经历,集中展现了刘民在刘公岛上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故事。

       望海楼,始建于唐代,系登州刺史为迎候武则天东巡所建,名噪一时,后毁于战乱。复建的望海楼,高约九丈,为博览园最高点,分为春福厅、夏禄厅、秋寿厅、冬禧厅四层,楼内汇集了国内20余位顶尖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杰作,堪称“艺术宝库”。

    中华海坛,为纪念甲午战争110周年而建,与天坛、地坛并称的中华海坛,是国内唯一的祭海神坛,坛中高16.8米的定海神针巍然耸立,古代宝鼎雄浑大气,五十六条巨龙盘踞坛座,整体架构气势磅礴。

       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290平方米,通过场景复原、影视蜡像、雕塑等先进展示手段,真实再现作为“七子”之一的威海卫被英国强租32年、刘公岛被英国强租42年的屈辱历史。

      刘公岛鲸馆
 
       鲸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存放有世界上岸最大抹香鲸(长约19.6米,重50.1吨)的表皮、骨骼以及重要器官的标本,并通过模拟海洋生态环境,以展示标本为主体,综合运用图片、展板、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全面展示了抹香鲸及相关鲸类知识,是国内最具规模和特色、档次最高的鲸豚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钓鱼岛主权馆

    钓鱼岛主权馆,由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市海洋渔业局和刘公岛管委三方共建,于2015年9月7日在刘公岛开放。该馆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展示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的专业场馆,通过近百幅真实的历史图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物实物,从享有主权、宣誓主权、捍卫主权三个角度,深入阐述了钓鱼岛的沧桑命运,用历史事实和法理道义阐明了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部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海上森林公园。树种共约19个科目,80多种,野生花草50多种,鸟类50多种。沿着蜿蜒的环岛路,仿佛步入"世外桃源":百余头野生梅花鹿与你为伴,登上"五花石",站在"听涛崖"上,聆听惊涛拍岸,与旷世之音交融。

  公园内苍松翠柏,风景独特,且有数百头野生梅花鹿出没林中,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之美誉。公园内不仅有6座清朝时期古炮台,还有北洋海军忠魂碑、刘公像、刘公亭、动物园、观海楼、五花石、梅花鹿园、板疆石、钓鱼台、听涛亭等20多处自然景观。

  公园总面积4000多亩,占全岛面积的74%,森林覆盖率高达87%,树种以黑松为主,共约19个科目,80多种,野生花草50多种,鸟类50多种。

  来自四川雅安碧峰峡基地的一对国宝大熊猫,台赠梅花鹿和长鬃山羊以及从江苏大丰来的国宝级珍稀动物麋鹿均在此安居。

       中国刻字艺术馆

    于2012年4月28日开放,该馆利用修复后的英租时期蒸馏塔改造筹建,陈展面积600多平方米,馆藏200多幅刻字艺术精品,是山东书协刻字艺术创作基地和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刻字教学实践基地。

 
      定远舰景区

      “定远”舰景区,紧邻刘公岛客运中心,主体景观为按原貌复制再现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历史上的“定远”舰,是19世纪工业文明的产物,因为武备强大、防护完善,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遍地球一等之铁甲舰”,见证象征了中国海洋上一段辉煌的往事。这艘军舰又因浓浓的甲午风云和在甲午海战中的不屈表现,赢得了“永不沉没的‘定远’”之称,成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图腾。

  复制的“定远”号纪念舰,完全依据历史资料按1:1比例进行复制建造,最大程度再现了历史原舰的风采。舰上各种武器装备一一复制,齐全逼真,许多著名的历史场景也都纷纷还原再现,如临其境。

  登上这艘战舰,恍若跨越时空,百年往事历历在目,甲午英雄的故事、铁甲巨舰的雄风、黄海大战的惨烈、亚洲第一的强国梦都将在这里与您相会。

  昂首静泊在威海湾畔,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定远”,龙旗猎猎、身未动威先行,仿佛蓄势待发,将要继续那未尽的航程。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最后一页
旅游热线:0631-5287807
  • 网友投稿
    在线客服 官方微博
    游客建议 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威海刘公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4019083号-1

    鲁公网安备 37100202000803号

     
    联系地址: 威海市海滨北路101-2号(威海二中老校区北邻)
    景区服务电话:0631-5287807 技术支持与保障:0631-5819091